歐洲之旅回來以後,沈溺廚房有一段時間了。
每天都立下雄心壯志很想寫作、要好好待在書桌前面,三轉四轉卻又進了廚房。和兒子的歐洲之旅是我畢生難忘的回憶,不記錄下來將來我一定感到後悔。所以,讓我們言歸正傳來談旅行吧,說說我們如何從巴里島之旅延伸到巴黎。
旅行,有時候是一種緣份。
2012年暑假母子歐洲之旅一開始計畫時,在兒子的家教老師鼓勵之下,原本我倆竟想去挑戰聖地牙哥朝聖之路。八百多公里全程走路,用雙腳橫越西班牙北部。
參考了別人的經驗之後,後來退卻的人是我。
因為我恐懼。
我怕我受不了四十度高溫的天氣、我怕住在骯髒惡臭的地方、我怕我生病倒下,我還怕到時候母子倆天天在吵架。
兒子不怎麼理解,拿我以前經常鼓勵他的話來反駁我,比如『還沒做就先說自己不行,妳不去試試看怎麼知道?』。順道一提,他已經不是三年前剛開始跟著我自助旅行那個小小孩,正值青春期的他如今很有自己的意見。不過,兒子說的也句句有理,還沒做就先放棄、這是我最不喜歡的態度。於是我想,與其在那裡紙上談兵不如即起而行,決定找一天從家裡出發去試走,行不行再說。某個禮拜天我們倆各自負重五公斤走出家門,嘗試連續步行十多公里。那真是個有趣的回憶,母子倆全副武裝行走於車水馬龍的城市裡,引起許多路人側目。 十多公里是走完了,回到家之後兒子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完全都不累耶,我們可以去走聖地牙哥之路了….』。
隔天我的問題可大了,渾身像給大卡車輾過似地,又是腰酸背痛又是膝蓋發疼,啥事也做不了足足休息三天。我算一算,走一天休三天、八百多公里的聖地牙哥之路我需要半年時間才能走完,還是下次再去好了。
就在兒子無奈接受不能去走聖地牙哥之路同時,這期間我們和2011年暑假在巴里島結識的好友JJ家一直保持著聯繫。(延伸閱讀:旅行、生活與朋友)信件往返中得知我們想去西班牙,JJ爸爸問說『那為何不來瑞士?就差沒多遠了…』。
JJ家很快地寄來一份關於2012年暑假一起旅行的提議,其中包含了在他們家短居、一起去德國露營等等的計畫。我收信時當場傻了眼,那慷慨又充滿期待的邀請真是令我們受寵若驚。
對於這份友誼我內心自然很感動,兩個小孩為了彼此能再見面更是興奮不已。兒子聽到這個消息馬上放棄朝聖者之路、舉雙手雙腳贊成去瑞士。但是,大人要考慮的事情還有很多,我終究遲疑了。信件一來一往的討論之間、暑假都快來到眼前,機票一天天漲價,我卻猶豫著難以下決定。
後來JJ爸爸果決地說『這件事用電話講比較快』,越洋電話很快就打過來了。關於這個計畫我們很興奮,卻有諸多細節需要克服。兩個家庭一起旅行本來就不容易,更何況我們對彼此的認識其實不深。面對我的猶豫和考量,JJ爸爸提醒我說:『在巴里島說再見的時候我們不是約好了、我家就是你家嗎?』
接著JJ爸爸很快為我們分析旅程並建議我們由巴黎進出,先走母子的西班牙之旅、最後再到瑞士與他們會合。
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母子倆的旅程就完全大轉彎,要出發去巴黎了。
這世界多奇妙,去年當母子倆遊盪在巴里島時,怎麼也沒料想到從巴里島到巴黎,竟會是這樣的緣份。
『我常常覺得旅行最重要的部份並不是你到達了哪裡、看過什麼很厲害的風景,而是旅途中你所遇到或相處的人,藉著一顆寬廣的心和無限的好奇便可以通往全世界。』~摘錄自2010 年暑假母子太泰旅-世界上最好玩的地方
這是我自己說過的話,如今看來更顯深刻。
這次旅行兒子長大了、許多事都變了,不變的是我們一貫的緩慢步調。母子倆慢遊巴黎和南法,一路前進西班牙,然後到瑞士朋友家小住,最後再與他們結伴一起回到巴黎,旅程共計54天。
2010暑假~母子太泰旅,拍攝於曼谷機場
2012暑假~母子歐洲之旅,拍攝於南法土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