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世界上第一所綠色環保學校-Green School ,在巴里島誕生了。


IMG_2032.JPG  

以天然竹子做為建材、不使用一釘一瓦而採巴里島傳統工法建造的Green School,坐落於烏布郊區山林當中。校區被一片片翠綠的椰子樹包圍、一旁有美麗的阿育河流過。這所與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綠色學校,最大的教育宗旨在於提醒人們對地球環境之反思,讓孩子學習以負責任和永續經營的態度思考未來,並透過大自然環境學習生活技能。

創辦人John Hardy出生於加拿大,移居巴里島已超過三十年。John Hardy夫婦推崇華德福教育,鼓勵孩子透過大量音樂、舞蹈與藝術來探索自我;鼓勵孩子學習人與大自然之間保持平衡。並因為深愛著巴里島這塊土地,致力於在課程活動中融入更多巴里島傳統文化和藝術。

在Green School就讀的孩子來自全球共超過二十七個國家,從創校初期一百多位學生至今共將近三百位學生,其中百分之二十為巴里島當地社區的孩子,學習費用由獎學金支付。Green School的課程內容包含三大類別:通識課程(如英語、數學與科學)、環保課程與藝術人文課程,師資來自全球各地。此外,藉由多項巴里島傳統工藝、音樂與藝術活動,讓孩子們認識學校所在的巴里島在地文化。

創辦人Hardy先生深深相信在Green School長大的孩子不但能夠快樂學習,也將成為充滿自信、願意為了更美好的地球環境而勇於改變的一代。他相信如果我們改變思維方式、孩子也將有機會改變;如果孩子有機會改變思維方式、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每天早晨是這個家最熱鬧的時間。我們總花上兩小時吃早餐,直到睡得最晚的那個人起床、全員到齊為止。

之後便解散、各忙各的;或者在烏布,應該說各閒各的,直到下一次早餐。

IMG_3120.JPG    

誰要相約去哪裡、誰昨天又去了哪裡,天南地北的聊個沒完。從各派瑜伽到心靈治療、再從天氣聊到如何拯救地球,時間這東西在烏布多得用不完。

雖說是閒聊也每個人各持己見,有時甚至煙硝瀰漫;認真程度彷彿在開聯合國早餐會報似的。當然,爭執或意見不合一定有的。誰跟誰比較要好、誰其實不喜歡誰,在一個家庭裡這些可以說再自然也不過了。

好幾次,住在這民宿已經一年多的美國人麥可,總愛向大家強調我是個例外的亞洲人,而我卻不以為然,兩人為此爭執不下。他的理由是,我令他感到特別之處在於我和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同,因此不像亞洲人。

那麼你覺得亞洲人應該是怎麼樣的不同呢?我問麥。

麥說:聽了你可別生氣,我在這裡遇見過的亞洲人,總是低頭吃自己眼前的食物、不主動與我們交談,沒像你這樣愛說話的。而且,亞洲人經常表情嚴肅、一點也不友善。

我極力爭辯亞洲人是世界上最友善的民族,尤其是台灣人。

是嗎?我總覺得亞洲來的朋友很內向、不說話,麥堅持著他的看法。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為了方便兒子就近去Green School上學,我們直接略過熱鬧的南巴里島,落腳在烏布。

民宿是網路上找的,地圖上看起來已經知道地點離市區有點遠,到了現場,兒子和我仍然小小遲疑了一下。

『車子只能開到這裡了,我們得走進去。有帶手電筒嗎?晚上可能會用到。』民宿主人Madee 好心提醒,然後我們大家沿著一條小圳溝走進樹林,經過許多別人的前門或後門,Madee的家在路的盡頭。

IMG_2947.jpg

IMG_2982.jpgIMG_2977.jpgIMG_2976.JPG   

非常傳統的巴里島家庭,門面亂七八糟的堆了一些東西,完全沒有要打扮整齊迎接觀光客的意思。穿越主人的生活空間、走進那道窄窄的劍門之後,便進入另一個世界。

這種令人驚艷的對比,我喜歡。

IMG_2983.jpgIMG_2955.JPGIMG_2957.JPGIMG_2973.JPGIMG_2991.JPG      

這個家共有五間客房,剛好住了來自五個不同國家的人。令我驚訝的是,當我們提到不遠千里來巴里島主要為了體驗某個學校,在場的每一個人竟然都知道Green School。不但如此,大部分的人還因為各自不同的因緣而去過了Green School。

『啊,真希望我也是個小孩。』『對啊,如果我小時候我媽也這樣對我就好了。』還有人直接對著兒子說:『我好希望我是你!』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然後有一天,我因為工作機會來到英國,寄宿在一個位於倫敦近郊的英國家庭。

我的轟媽已五十多歲,她要上班、照顧兒子、照顧中風在家休養的轟爸、還得每天給全家做晚餐。但她對於短暫寄住的我們,可說呵護得無微不致。舉例來說,我的室友是個非常喜愛巧克力的小女生,每個禮拜轟媽便撥空親自為我們烤個巧克力蛋糕;我們去市區看歌劇晚回了,她也堅持開車到車站接我們回家。她從不讓我們自己洗衣服,並且要求我們換洗的衣物不必分開,她說因為我們是一家人、衣服當然放一起洗。依我對英國寄宿家庭的經驗,說她溺愛我們也不為過。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下雨的週末夜晚,因為晚餐聚會多聊了一會兒,將近九點才回到家。你知道,英國的夏天過了九點天還亮著呢,我們也不覺得晚,一回到家便趕快去沖熱水澡。結果不一會兒熱水沒了,渾身濕透、頭髮洗到一半的我冷得直發抖,記得那時氣溫大概只有十度吧!

我以為熱水器壞了,趕緊下樓去告訴轟媽這件事。沒想到她很平靜地看著我的眼睛,說『是的,晚上九點過後我就把熱水關掉了。記得我們貼在房門上的家規嗎?請你們九點以前洗完澡。』

她的語氣很溫柔,但眼神卻很堅定。

『可是外面下著雨、我們都淋濕了,不能通融這一次嗎?』我不可置信地問她。

轟媽上前摸了摸我的額頭,說『親愛的,快去把頭髮擦乾,以後記得你們得九點以前洗完澡。』

那天晚上,我和室友討論著轟媽為何對我們如此殘忍,我們不敢相信那個平日慈愛的她、捨不得讓我們多走一點路的她,為何此刻如此殘忍?

那次之後,我和我的室友晚上再也不敢在街上閒晃了,因為我們要趕著回家洗澡否則會沒熱水;而洗澡的時候我也不敢再貪戀那熱呼呼的水而一直沖個不停,總是以最快的速度洗好。一段時間以後,我們都習慣了早早回家、快快洗澡,一方面不會在外面待太晚、一方面也省下了不少用水。

經過那次的寄宿經驗讓我瞭解到身為一個母親、什麼叫作對家人無怨無悔付出的愛;也讓我瞭解到身為一個母親,有時候殘忍也是一種愛。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說起來兒子算乖的,從小就不哭不鬧、長大了也斯斯文文的,很貼心的一個孩子。

但是,有一個問題實在讓我深感困擾。

不管做什麼事,兒子總是慢條斯理的維持著他自己的步調,走路慢、講話慢、寫功課慢、洗澡也慢。好像為了拍攝某一部紀錄片,刻意放慢了動作似的。

天底下就是有這麼巧合的事,慢郎中兒子卻配了個急驚風的媽。急性子的我經常在一旁看著他的慢動作,說真的,看得我心臟都快要停止了。

他的超級慢動作之中,最令我跳腳的就是洗澡過久這件事,尤其每當天氣冷、至少要洗半小時以上。加上他平常喜歡跟在我後頭糾正我忘了關燈,三不五時突襲檢查我的資源回收桶、把我丟掉的東西又揀回來,有事沒事就說媽你沒有愛地球...一副環保小尖兵的勢態。有沒有搞錯,口口聲聲愛地球的人洗澡洗最久。

我不懂,就那幾根頭髮、那麼一點小小的身體,有需要洗這麼久嗎?

我試過許多方法。

定鬧鐘、限時間。

可是時間到了,任我在外頭喊了又喊、催了又催,他不出來我也沒有辦法。有時好想衝進去幫他洗比較快,但是都上小學了還讓媽媽洗澡也太羞了。

超過時間就罰站。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我的父親是個雞販。

印象中父親總是忙碌,除了殺雞宰鴨、一邊顧著上門的小生意,一邊要接電話、隨時將那些或生或熟的雞鴨外送。家中那輛小貨車因此身兼數職,經常沾滿雞糞鴨屎、隱隱發出臭味。

每次放學路上看見父親駕車而過,我總覺得丟臉,遠遠地就把頭轉開、不願相認。

然而,兄弟姊妹之中,父親最疼愛我。

不必上學的暑假父親總帶上我,後座載滿了雞鴨,沿著花東縱谷南下,一個村莊開過一個村莊去叫賣。

夏天的田野裡開滿了花朵,路的兩旁像覆蓋著一塊塊鮮豔的畫布,飛快地朝我身邊鋪展開來。檳榔樹、鳳梨田、藤心樹和菸葉,爸爸一樣一樣向我介紹。混雜著稻草和樹葉氣味的風穿過車窗,暖暖的,在我鼻尖烙下屬於夏天特有的味道。

往台東的路程很長,於是爸爸講起他小時候的流浪故事。我聽得入神、彷彿用耳朵閱讀了一部孤雛淚。流浪故事講完了,雞肉鴨肉也差不多賣完了,年幼的我不耐長途車程、這時候便吵著要回家。爸爸卻又停車收購路邊那些堆得像山一樣高的台東大西瓜,好不容易清空的後座再次裝滿、折返,再一個村莊開過一個村莊去叫賣,回家的路因此更顯漫長。

記得爸爸總安撫我,留一顆最大最漂亮的西瓜,到家了就切給我吃。於是每停到一個村莊,我便擔心客人挑上了我的大西瓜,偷偷將它挪到角落。有一次,一個老爺爺看上了爸爸為我留下的大西瓜,爸爸說這是留給女兒吃的不能賣,但老人家固執、硬是要這顆最大的,說是要給放暑假回來探望他的孫兒們吃的。爸爸竟然答應了。我眼巴巴地望著那顆最大最漂亮的西瓜被帶走,老爺爺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時,我的眼淚也悄悄落下,心裡暗自發誓再也不和爸爸去台東。

有些事要經過好長的歲月才會明白,而明白了之後卻永遠也不會忘記。

很久之後我當了母親,才明白爸爸年輕時的辛勞和他心底的那一塊柔軟;當了母親之後,我才明白父親與我的那些小旅行,是他在艱苦的生活中表達父愛的方式。每當我教養孩子遇到困惑、試圖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尋找靈感,那些奔馳在花東縱谷間的夏日午後便鮮明浮現,父親對我的疼愛也滿滿地湧入心中。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常有人問我,你兒子這麼小就有機會出國到處去玩,他一定很優秀。

我總是笑一笑不好意思地回答:還好,然後在心裡百感交集。

不好意思並不是因為被別人讚美自己的孩子時感到謙虛的那種,而是因為兒子在我們心目中固然很棒、但以這個社會的衡量標準來說,我的孩子和優秀一點也沾不上邊。

我必須承認兒子並沒有所謂優秀的表現。他沒有足以讓父母拿出來炫耀的才藝、漂亮的成績或師長的肯定,登上小學生寶座以來甚至聯絡簿經常被寫紅字,上課不專心、愛講話、忘東忘西層出不窮,有時狀紙篇幅太長、聯絡簿因此需要另加便利貼;收到老師洋洋灑灑寫滿A4的關心也是有的,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有時聊起小孩不乖的媽媽經,至親好友偶爾也會好心提醒我:這學期表現不好還要帶他出國玩嗎?會不會寵壞他了?

關於表現好才給予什麼、表現不好就不給予什麼的教養方式,在我們家是不成立的;帶孩子出國旅行、陪他一段難忘的快樂回憶也和孩子的表現沒有關係。

當孩子主動完成功課、按時做完家事或是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時我們給他鼓勵讚美,但孩子必須明白這是他分內的事、做好是應該的;而當他粗心大意將學用品遺忘在家時,我也不會急急忙忙地為他送去。孩子必須自己去面對因為粗心所帶來的一頓責罵或處罰,他得習慣為自己的疏失付出代價。

親子旅行這件事在我們的生活裡是一項家庭學習計畫;我們因旅行而衍伸的豐富性獲得學習、也因旅行衍伸的分離學習想念熟悉的生活與熟悉的人。這樣的學習計畫如同學校既訂的戶外教學一樣,是為了增進親師關係而設計、為了增加孩子豐富多元的學習機會而計畫,並不是為了獎勵孩子。同樣的,我相信學校不會因為學期中孩子表現不好或者成績太差而取消帶孩子去戶外教學的機會。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Nimmanheamin Road 這個地方過去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 

日本人極力讚賞這地方,流連忘返之餘還為她做了詳細又精美的手繪地圖;但也有人用去過之後大失所望來形容。 

Nimmanheamin Road究竟好玩在哪裡?而令人極其失望又所為何來呢? 

讓我來說說這個清邁的生活角落__我所喜愛的Nimman‘ 

Nimmanheamin Road 是緊鄰清邁大學旁的一條主要道路,一條路有什麼好玩的呢?一開始我把它聯想成像台中的精明一街那樣的地方,但Nimmanheamin其實不只是一條路、一個緊鄰學區旁的商圈或是一個美食餐聽匯集區,我想Nimmanheamin Road代表的比較像一種在清邁的優質生活方式。

如果把她當成一個觀光景點匆匆來此朝聖,肯定是要失望而歸的。因為生活方式無法走馬看花而一窺全貌,生活方式需要時間慢慢品嚐才能領略。 

首先在這一區的大部分商店可以索取到一張免費的Nimman' map,印刷精美又清楚,附近的餐廳、商店、旅館甚至spa美容中心都標示得一目瞭然。

接下來需要的就是時間了,不論騎機車或依靠萬能的雙腳,Nimmanheamin Road好吃好逛的個性商店就等你去挖寶。

IMG_0180.JPGIMG_0178.JPG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ak Ou Caves

IMG_0910IMG_0924

龍坡邦夜間市集

IMG_0798IMG_0800IMG_0812IMG_0825

普西寺~Mount Phousi and Wat That Chom Si

IMG_0674IMG_0687

IMG_0694IMG_0698IMG_0700

關西瀑布~Kuang Si Waterfalls

入口賣的小點心_烤蛋

IMG_0986IMG_0988IMG_0985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天早上醒來,我感覺我的眼睛睜不開。

一照鏡子發現雙眼布滿血絲、睫毛上沾滿了黏黃的噁心分泌物,一陣心慌之後,按自己生活經驗的判斷,猜想我是得到砂眼了。

不多久,兒子的眼睛也布滿血絲,於是每隔一兩個小時我們得停下腳步、互相替對方擦拭眼角流出的分泌物。

IMG_1089

其實我心裡是害怕的,只是在孩子面前佯裝鎮定罷了。

萬一不是砂眼呢?萬一我們感染了某一種不知名的細菌?眼睛可是靈魂之窗,萬一我耽誤了就醫呢?這種情況換作在台灣就非常簡單了,拿健保卡掛個號、看一下眼科,馬上可以確定。而置身在這遙遠的小鎮上,特別容易自己嚇自己。

隨著眼睛裡的分泌物越來越多,我想"確認"這件事對我來說變得很重要,於是請飯店幫忙帶我們去醫院。

龍坡邦的醫療設備並不完善,跑了幾個地方才找到能說英語的眼科醫生。硬體設備的落後是意料之中的,只是沒想到連護照都不看,就在一張簡陋的桌子前讓醫生檢查一下眼睛,便完成了。

領了兩瓶眼藥水,折合成台幣大約九百元。

這是龍坡邦最大的醫院

旅行吧!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